★ 2016.12.07更新:
雖然不知道為什麼,已經停止更新的這個小地方還是一直有人來看,
不過因為我也不想在新的blog再開一篇,所以就把新的馬鈴薯心得直接補充在這裡好了:
馬鈴薯一年一穫,所以一年裡面會有很長的時間都是冰存的。
solanine含量比較高,馬鈴薯比較容易發芽這件事主要是在夏天,
也就是6-9月這段時間。這段時間的馬鈴薯買回來要趕快吃,
如果像我家冰箱容量不足,只能放家裡的陰涼通風處,
那麼買回來的馬鈴薯最多只能放一星期。
9月中旬以後美國的馬鈴薯會慢慢進來台灣,
9-11月我會改買美國的馬鈴薯。
12月之後就要看每一年的情況。我個人偏好採購台灣本產的馬鈴薯,
畢竟減少碳哩程是很重要的事情,而且我覺得台灣的馬鈴薯比較好吃 :D(愛心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這位醫師大人在一家名字怪的診所看診,求診者眾,
照我處處忍讓外兼懶惰的個性,完全不是我想去求診的地方。
加上這位醫師的每個病人都在吃馬鈴薯餐,
我之前跟我家大爺說,你們那根本是馬鈴薯日月神教....
但是因為這樣那樣,所以雖然原本常看的中醫師也還蠻瞭解我的情形,
但是最後,我就換到了這位馬鈴薯大人的手下來診療來了。
啊,這就是醫緣吧?
(去看過的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,沒去過的也不用問我在哪,我不會告訴你的 XD)
好啦,結果這會兒我也加入馬鈴薯日月神教了。
(我真不懂我為什麼2006年要畫馬鈴薯.....)
大概因為我的減重效果顯著,而且聽說還有人覺得我煮的馬鈴薯很好吃......
總之,因為常常被問,所以乾脆記錄下來,step by step。
話說回來,因為我的體質似乎比較敏感,以馬鈴薯為主食似乎會令我反胃和咳嗽,
所以我採用了比較多的步驟去煮,一般人不吃這麼多量的話應該是不需要這麼麻煩的。
關於這一點,我其實也跟馬鈴薯大人討論過,馬鈴薯大人說是因為solanine的緣故。
但是馬鈴薯其實不只有solanine,還有chaconine,但是不管裡面有什麼,
經過我這個自稱的人體LC/MS/MS的試驗,我發現水煮馬鈴薯比蒸馬鈴薯好。
儘管可能如馬鈴薯大人所說,是因為澱粉糊化的效果,
但是我認為應該還是跟某些分子(不管是什麼)被溶到水裡面的緣故。
所以我採用的步驟其實是一種附有毒物減量烹調的概念XD.....
以上贅言,還請指正。
是說,我這小地方一天的流量不過區區10人,網海茫茫,
馬鈴薯大人應該不會看到我亂取名字胡說一氣吧 XD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馬鈴薯烹調法。
話說馬鈴薯大人原始的吩咐是:馬鈴薯去芽眼、削皮,蒸或水煮30分鐘以上。
不過兔家的馬鈴薯消耗量很大(目前是24kg只能勉強用一週多一點),
加上兔子很挑嘴,烹調太久的馬鈴薯味道其實不太可口,但是每天早上早點起床煮又睡眠不足.....
所以最後斟酌自己的身體狀況、上班族的生活型態和手邊有的烹調器具,想出如下的烹調法。
(馬鈴薯大人有說這樣可以,這樣應該算官方認證了吧? XD)
1. 馬鈴薯洗淨,去芽眼。為了把芽眼附近的solanine去除得比較完全,
我捨棄了削皮刀上通常附有的挖芽眼小工具,改用水果刀,直接用刀間在芽眼附近轉一圈。
馬鈴薯生長的時候,芽眼其實略呈螺旋狀排列,用這樣的概念去找就比較不會漏。
比較密集有芽眼的地方我都直接整塊去除。
2. 削皮。順便附上我的刀具的合照。今天用的馬鈴薯很大!!
3. 馬鈴薯切塊。我習慣將橢圓的馬鈴薯切成3-4份。
4. 馬鈴薯切塊。再切成6或8塊。因為等一下要燜煮,太小塊又燜太久會變成馬鈴薯沙啊。
(切得很順的話,這種切法可以讓你行雲流水。真的。這是我切了超過1000-2000顆馬鈴薯得到的心得)
5. 通通扔進燜燒鍋。我用的是Thermos 5L的燜燒鍋。如果你跟我一樣一煮就是一整鍋,
在前面準備馬鈴薯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預先加入1-1.2L 左右的水開始煮,這樣才能節省時間。
6. 依照馬鈴薯的量再加入約 500 mL的水,讓水蓋過馬鈴薯塊。
7. 用長柄湯杓翻動一下馬鈴薯塊,讓鍋子裡的水和馬鈴薯都均勻散布。
8. 等鍋子裡的水沸騰。鍋子裡面會充滿了馬鈴薯泡泡,那是因為馬鈴薯澱粉的關係,不要擔心
但是接下來的這一步很重要。等水沸騰了之後,我們要把裡頭的湯水和泡泡一起盛出來(完全跟汆燙是一樣的概念XD)
然後加入乾淨的水,重新煮沸。(盛出來的湯水可以放涼去澆花)
不用,也不需要撈得很乾淨,我通常大約換掉1L左右的湯水。
9. 換過水之後會比較清澈一點。
10. 蓋上蓋子等煮沸。
11. 送入保溫外鍋.....燜燒時間30分鐘~overnight!
12. 隔天早上的成品(這是同一鍋,但是我撈了一大匙才想到要拍照,所以馬鈴薯少了一點....)
好啦,以上就是馬鈴薯詳盡的烹調方式。有問題請再告訴我 XD